首页 烟草资讯 正文

湖南慈利烟草:绿叶子变成金叶子,在家过上好日子-陕西省烟草局(公司):“绿”中探新 点“绿”成金

湖南慈利烟草:绿叶子变成金叶子,在家过上好日子

又是一年岁末,气候愈发寒冷,但湖南省慈利县南山坪乡的烟农干活的氛围却越发高涨,纷纷翻耕开沟,为来年的烟叶生产做足准备工作。

“留在家里赚不到钱,出去打工顾不了家。”这是南山坪乡多数年轻人曾经面临的困境。南山坪乡地处慈利县西南部,东邻金坪乡,南连洞溪乡,西抵溪口镇,北与宜冲桥乡、甘堰土家族乡隔水相望,总面积119.74平方千米,境内山间多峡谷,南高北低。根据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分为了前山、后山,前山海拔较低,平均在450米左右,后山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户籍人口约11100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经济结构单一,多数青年人只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老人成为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要想改变现状,把年轻人留下来,就必须发动群众,为群众谋划出路,让年轻人在家也能赚到钱。为带动年轻人回家种植烟叶,当地政府协同烟草公司成立工作小组,通过入户走访、电话信访等方式,不断和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联系,宣传烟叶生产扶持政策,吸引年轻人回乡种植烟叶。在烟叶种植规模扩大后,为保障烟农顺利采烤、切实增加收入,南山坪乡政府和烟草站提前召集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对烤房及各类设备进行修缮维护,在烟叶烘烤期间不断实地走访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帮助烟农解决问题,让烟农都能产出“产量高、品质好”的“黄金叶”。经过不懈的努力,相比2011年,2023年烟叶种植面积多了1000余亩,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回到家乡种植烟叶,年轻人留了下来,乡镇经济也发展了起来。

一年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好结果,90后烟农小刘脸上满是喜悦:“今年风调雨顺,烟叶产量比去年高,收益更好了,明年我喊我妹妹也回来种烟叶,现在在家也能赚到钱了,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以后就不用非得出去打工了!”烟叶种植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也给予了年轻人回家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2023年南山坪乡共有10个村实现烤烟种植全覆盖,烟农109户,烤烟种植面积3200余亩,收购烟叶6800担,产值突破1000万元,烤烟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带领当地群众致富的“黄金叶”。

行走在南山坪乡的田间地头,只见烟农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翻耕机隆隆作响,烟农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为着来年的烟叶生产做着准备。绿叶子变成金叶子,让烟农在家也过上了好日子。烟叶种植让山里的年轻人找到了一条致富路,给予了年轻人留在家乡发展的信心。90后烟农的加入,也让烟叶产业走向了年轻化和可持续化,为烟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河南灵宝:高山烟叶“点绿成金” 智绘产业发展蓝图

从新发展理念的精准阐释,到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灵宝特色烟叶发挥“高山农业”和“生态禀赋”优势,让“时代之绿”在崤函大地上涌动……乘着乡村振兴和生态振兴的东风,灵宝朱阳、五亩、苏村的高塬上,一幅幅烟波浩渺的壮阔图景尽现眼前。

近年来,灵宝市坚持生态优先,烟草部门多点发力,围绕打造灵宝“高山”烟叶,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稳步实现“烟农更富、烟区更美”产业发展目标。

顶层设计——站位产业发展高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河南省灵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烟叶产业时,分别提出要系统“打造高山生态烟叶”“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充分融合”。

1月14日,在三门峡烟叶工作会议上,三门峡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张敬榜明确提出“要加强核心烟区建设,把基本烟田和永久烟田保护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不断提升优质烟区生产规模和种植集中度。”这为灵宝特色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开展顶层设计,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今年,我们更要发挥好产业优势,做好灵宝烟田布局优化,把灵宝烟叶做优做精。”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李致新字句铿锵。

去年以来,灵宝市先后出台了基本烟田建设规划、烟田轮作倒茬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规划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基本烟田布局、建设和保护政策措施,为灵宝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发展蓝图。各种烟乡镇大力推动烟田布局优化,大片烟田由低海拔区域向高山区域转移,“高山烟叶”的名片愈发闪亮。

烟草部门大力推进新烟田开发,持续挖掘本土生态优势,在高海拔地区大力开拓新烟田,持续稳定核心烟农,大力培育职业烟农,燃起灵宝高山烟叶“新”希望。

至目前,灵宝市拥有万亩以上种烟乡镇2个,千亩以上种烟村20个,烟农户均种烟规模15亩,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烟田轮作面积1.5万多亩,占全市烟叶面积的四分之一,新烟田开发面积超过1万亩,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核心——生态烟叶焕发生机

烟叶生产期间,在灵宝市的7个烟叶核心示范区,一场针对2万多亩烟田的绿色“空袭战”悄然打响。总计超过1000万头的蚜茧蜂、蠋蝽等“特殊战士”奔赴“战场”,为烟田建立起天敌立体“防控网”。放眼望去,1.5万块金灿灿的“诱虫板”如同金叶卫士,矗立在翠绿的烟田中,为2万多亩烟田里撑起“保护伞”。

“别看这些小家伙儿长得丑,可让俺稀罕啦。”李保禄今年50多岁,是灵宝市朱阳镇吴家塬村职业烟农。他介绍,烟蚜茧蜂是蚜虫的天敌,能顺风飞出2公里,可大规模寄生消灭蚜虫。自从2017年他的30亩烟田开始使用烟蚜茧蜂及粘虫板开始,每年至少节省2500多元农药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灵宝透山烟叶产业综合体内,秸秆利用、地膜回收——科技企业引领下的绿色发展“双循环”,筑牢烟农、产业、生态发展的“共赢链条”。朱阳镇透山村,10座电烤房的投入使用,苏村乡福地村,20座热泵电烤房拔地而起,持续助力“蓝天保卫战”,烟农挥手告别烟熏火燎的“烧煤时代”。全面实施机耕深翻、绿肥掩青、增施有机肥等土壤保育技术,落实豆浆灌根地下追钾、成熟期叶面喷钾等技术,“提钾增香”体系,让灵宝3700多户烟农在生产实践中变成了“绿色技术”的“铁杆粉丝”,一整套的生态烟叶技术体系,“住氧吧、睡绿毯、吃土粪、喝豆浆、披花环”的灵宝高山烟叶焕发出蓬勃生机,烟叶绿色发展理念在灵宝烟叶产业得以有效践行。

十三五期间,通过全面实施绿色防控,“双减双加”(减少化肥施和农药,增加有机肥和物理防治)政策落地,农药化肥购置和使用量与十二五相比减少20%以上,既降低了行业管理成本,又有效提升了烟叶安全质量保障。在2021年工商调拨计划衔接时,灵宝烟叶炙手可热,受到了多家中烟工业企业青睐。

增收富民——金叶助力乡村振兴

“在村里发家致富,心里踏实!”灵宝市透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杜卫军正在家中装修小洋楼,说起种烟,他信心满满。

从“贫困户”到“奔小康”,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出门靠步行”,到“出门开小车”,孩子们走出深山上大学,都是因为烤房里的片片金叶。“去年俺栽了19亩云烟87,上等烟比例达到了80%,卖了10万多元!日子好了,离不开烟叶!”杜卫军说。

坐上致富“快车道”,在家门口靠烟叶过上安稳日子,正是灵宝462户脱贫烟农的真实写照。灵宝烟草针对贫困烟农实施精准化服务,提供育苗、翻耕、整地、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不仅为贫困户烟农带来服务便利,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了6500多个劳动力就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烟农富、烟区美”的幸福画卷,得力于持续培育的“铁杆烟农”,也离不开烟草部门的悉心指导。

“冬深耕、施粗肥、起大垄、窖栽烟、精防病、勤中耕、轻打顶、优结构”等一系列烟叶生产“一优两转”关键核心技术的政策支撑和全面落地,让灵宝高山生态烟叶“醇雅浓香”质量特色更加鲜明,让烟农种烟收益不断提升。

烟草行业定额援建1.47亿元的灵宝白虎潭和规划建设的弘农源水源工程、国家级透山烟叶产业综合体、规划建设的575座热泵电烤房等烟基建设项目,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铸就“烟区更美”“天空更蓝”新引擎。

2020年,灵宝市实现烟农收入2.19亿元,同比增幅19.3%;烟叶税4817万元;烟农户均收入5.9万元,增幅29.7%。烟叶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乡村财政增税的重要支撑。

一次次顶层设计的明确规划,一项项绿色技术的落地落实,一张张致富烟农的灿烂笑容,灵宝特色高山烟叶的建设之路愈加开阔。“眺望浩瀚烟海,捧起肥沃红土,端稳‘生态饭碗’”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湖南张家界:扬“翻”起航开新局 产业振兴谱新篇

2023年,张家界市种植烤烟8.04万亩,收购烤烟 18.01万担,烟农总收入达3.2亿元,户均收入达到14.5万元。这一串串的数据是对2023年张家界市烟叶工作最好的诠释,也充分证明了烟叶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24年,张家界市将继续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支持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好烟叶生产主动仗,持续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和政策服务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政策宣传提高种烟积极性

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芦阳村烟叶生产宣讲会

1月10日,一场生动的烟农增收大讲堂在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芦阳村村部举行,全村26户烟农参加学习,烟站技术员将《致广大烟农的一封信》分发给在场每一位烟农,就2024年烟叶生产各项政策及种植品种管控要求进行详细讲解,并在现场进行“面对面”专业解答,确保烟农全面了解各项补贴政策和生产技术要求,增强烟农种烟信心,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

种烟大户钟家红表示,“今天,烟站和烟草公司给我们宣传明年种烟的优惠政策和技术要求,我听了感到很高兴,我争取在2024年根据烟站要求,把自己的烟栽好,把自己的口袋鼓起来。”

为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张家界市烟草部门严格实行“一乡一品种”管理办法,严肃合同管理、严管种植品种,并出台了有机肥料补贴、土壤保育补贴、育苗补贴、农药补贴、职业烟农奖励、烟叶保险保费补贴、收购等级补贴等7大项补贴奖励政策。

对连续种植3年及以上、当年种烟规模合同面积20亩及以上、国家收购价亩产值4500元以上、技术落实到位、诚实守信的烟农,按其交售的等级数量给予40元/担的产后直补奖励,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也让乡亲们的种烟积极性高涨。

土壤保育提高烟叶质量

当前,正值烤烟冬耕深翻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冬耕深,出黄金”,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各种烟乡镇从“早”抓起,烟农抢抓晴好天气开展烟田冬耕。1月底前,全市将全面完成冬耕深翻工作。

在天门山镇七星山下,烟农胡宜贵正忙碌着在已完成第一次冬耕的烟田中撒生石灰来改良土壤,减少烟叶的病虫害,让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有保障。

他笑着说道,“通过种烟,我家里情况有很大的变化,一个是我的房屋修起来,而且买两辆车,生活越来越好。2024年我对种烟非常有信心,烟草公司对烟农在生产政策方面有很大的倾斜,技术员这一块也会全程跟踪指导。”

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烟草部门强化服务指导,出台多项激励政策,千方百计用好生产投入补贴,2024年预计投入补贴资金7000余万元,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切实提高烟农收入。

烟粮协同提高种烟效益

2023年,慈利县杨柳铺乡推动粮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金叶子”与“米袋子”有效衔接,全乡17个村种烟面积达2875亩,预计交售优质烟叶7500担,切实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发展格局。

“往年,我们主要是发展山地烟叶,为了更好的推动粮烟协同发展,增加烟农收入,我们开始发展烟稻田连作,像这样的示范片我们杨柳铺就有4处,整个规模达800亩左右。”杨柳铺烟站负责人王帮权表示。

慈利县杨柳铺乡育苗基地

目前,该乡烟叶生产氛围浓厚,冬耕、育苗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1月10日,走进慈利县杨柳铺乡烟叶育苗点,30个育苗大棚整齐划一,一盘盘已播种的漂浮盘整齐摆放在育苗池内。据了解,这个育苗点的烟苗可满足整个杨柳铺乡和苗市镇烟农的需求,烟农可享受每亩50元的补贴,同时该乡正在修建的烤房也将在2024年6月投入使用。

杨柳铺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曾凡银介绍说,“2023年我们新建了30个育苗大棚已投入使用,集中修建的120座烤房和1200 平方的分级房以及2000 平方的仓库的三通一平工程已完成,实现种植、烘烤、分级立体化服务,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叶精细化、绿色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烟叶产业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再加上近年来的烟叶保险“兜底”和烟叶各项补贴政策,种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妥选择,烟叶产业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下一步,张家界烟草将以促农增收为首要任务,坚持把服务烟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烟叶产业链完整、带动效应广泛的优势,不断加强惠农政策落实和技术服务保障,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产业发展更稳、烟农收益更高。

湖南浏阳:集体经济“金叶子” 乡村振兴“压舱石”

冬日里,湖南浏阳的广袤乡村褪去往日忙碌的生产节奏。道路阡陌纵横、房屋排列有序,在暖阳的照耀下,乡间沃野多了一份恬静悠然。

盘活资源,土地流转到村;抱团发展,村集体种上烤烟;助力文旅,屋场建设徐徐推进……将视角拉近,收获的喜悦和村庄的建设脚步交织。

在烤烟产业的赋能下,片片“金叶子”成为了浏阳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烤烟为基础,粮烟齐头并进,多产有效融合,村级集体经济活力迸发,水净、村美、农业强的美好图景正在浏阳大地徐徐展开。

“金叶”强基 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在淳口镇南冲村的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几名农机手正在劳作,翻耕机在田间穿梭翻耕起垄,一行行整齐划一的田垄让田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人才支撑。”南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谦友介绍,和多数村庄一样,南冲村也曾面临人口外流的困局,“人气”一度是村里的稀缺资源。

当时,作为南冲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浏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引导南冲村打造了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近年来,村集体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并提供育苗、采收、烘烤等服务。

“仅仅是种烟这个环节,每年就要用到300多个劳动力。烟叶采收完之后马上进行晚稻轮作,又需要大量劳动力。” 张谦友说,许多村民通过种植烤烟,不但解决了温饱,还盖了新房、买了小车。

(烟农在对烟田进行机械化翻耕)

烟叶产业有盼头、有前景,许多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到村里,开展烤烟种植。村民张昌明就是典型之一。此前,他长期在广东务工,妻子体弱多病,加上有两个孩子,曾一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张昌明返乡发展烤烟种植,每年烤烟规模稳定在40亩左右,一家人的生活实现了质变。“2023年收成好,烤烟加上晚稻差不多有20万元的收入。” 张昌明笑呵呵地表示,“在村里种烟比在外地打工强。”

如今,像张昌明这样的返乡者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面孔也多了起来。依托烟叶产业的有效支撑,2023年,南冲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围绕“烟叶”主题建起了新舟屋场,还开设了一个烟叶文化展馆,展示着南冲村的种烟历史。与此同时,篮球场、健身设施、便民服务社等纷纷投入使用,改善了南冲村的人居环境和精神面貌。张谦友感慨,这一切都要“搭帮”于田间地头的“金叶子”。

烤烟助力 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提起沙市镇秧田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博士村”的美誉和当地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近30年来,这里走出了28名博士、176名硕士。

“我们村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这个‘耕’不仅指的是粮食,也是烤烟。”秧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加长介绍。秧田村有20多年的种烟历史,近年来,烤烟种植规模稳定在1000亩以上,是G80品种烟叶的重要产区。

“许多走出博士的家庭也是烟农,可以说,烤烟不仅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也铺就了许多学子的求学路。” 邓加长介绍,相比其它农业产业,烤烟具有产值稳定性高、不愁销路等优势,长期以来都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烟农在施洒生石灰改良土壤)

近年来,乡村旅游和研学大热,不少村庄都在文旅上做起了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设施的投入,都需要村级集体经济有过硬的“身板”。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能力,秧田村更是创新举措,以村集体的名义流转100亩土地开展烤烟种植。

邓加长介绍,秧田村烟叶产业基础好,不仅拥有大型育苗基地,还拥有大量铁杆烟农。这片“集体烟田”寄托了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健骨的美好期望,也是村里蹚出一条新路的试验田。为此,浏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浏阳市烟叶产业发展中心和沙市镇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

“2023年天气好,加上管理科学得当,实现了大丰收。” 邓加长说,这块“集体烟田”收获的烤烟一共卖了50多万元,去除成本之外,有15万元左右的利润,“烤烟收获后,我们又接着种了水稻,这笔收入我们还在计算,但2023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了100万元。”

距离秧田村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中洲村,同样是烟叶种植大村,也成功打造了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两村一衣带水、鸡犬相闻,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产业基础,都犹如“孪生兄弟”

走进中洲村,这里地形平坦,烟田从眼前一路延伸到远方山脚。目前,中洲村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和美塘里屋场,烟叶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中洲村党总支副书记卜鹏带着我们来到一处高台,这里是正在建设的观景台,“到烟叶和水稻丰收的时节,从这里看去,将是一幅壮观的丰收图景。”

为了配合屋场建设,不仅有许多村民出钱出力,还有老烟农将自家的老烤房捐出,用于展示屋场的烟叶文化。“大家对于烤烟非常有感情,如今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因为烟叶,村里不仅更加富足了,也将变得更加美丽。”卜鹏说。

陕西省烟草局(公司):“绿”中探新 点“绿”成金

“绿色防控效果就是好!这两年我们种出的烟叶质量更好,收益也高了,村里地膜乱扔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近日,谈及绿色防控工作,陕西省宝鸡市曹家湾镇烟农李拴定告诉记者。

近年来,宝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绿色防控与烟叶标准化生产创新相融合,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他们在推广绿色防控及蚜茧蜂防治蚜虫普惠大农业等方面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烟农好评,也引领了当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如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绿水青山已成为陕西各烟区的共识。

“绿”中探新,点“绿”成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叶质量安全管控工作的通知》,并举办全省烟叶质量安全管控培训,推动烟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积极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在具体技术方法上,陕西省局(公司)积极构建以天敌昆虫立体防治烟草虫害、以生物药剂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烟草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探索实施以培育壮苗、修复土壤、灌根、叶面喷雾为重点的“四位一体”技术体系,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和有机营养物质的添加,优化提高烟株抗性。

围绕技术体系落地见效,陕西省局(公司)构建起“1 4”烟叶生产绿色防控模式,即“预测预报+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在此基础上,陕西各烟区结合实际开展技术组装。商洛烟区针对“两虫两病”,探索形成了四段立体式烟蚜生态防控、以性诱为核心的烟青虫防控、以抗性诱导为主的病毒病防控和以叶际微生态、均衡营养为核心的赤星病防控模式。

汉中、宝鸡、咸阳等烟区则将绿色防控与GAP管理相结合,从技术操作、清洁生产、非烟物质控制等维度进行技术集成,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企业标准,有效推动各项技术实施。安康烟区以“烤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此外,陕西各烟区还加大烟田地膜回收处理和绿色能源烤房建设推广力度,拓宽烟叶生产降本增效渠道,为守护绿水青山蓝天净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