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烟草资讯 正文

“游出十里八乡”的小龙虾-“樱花谷”的经营之道

“游出十里八乡”的小龙虾

矣大姐家的小卖部门口停了四五辆电动车,乌泱泱站了一群青年小伙子,和矣大姐各站一方,乍一看让人不禁疑惑: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啦?

矣大姐叫做矣素珍,是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十街彝族乡贾姑村人,开了一辈子小卖部。家和店铺仅隔着一条四五米宽的马路对望。她在家门口的楼梯处种了许多花,那是在店里也能看到的亮丽风景线。那群小伙子正是口渴了买东西的过路人。听说矣大姐家还售卖野生小龙虾,便决定去家里看看,打算买几斤。

矣大姐和她的彝族舞队。张怡摄

矣大姐家院子里摆着好几盆浑圆肥美的小龙虾,在盆里张牙舞爪、活力十足。“我家的小龙虾可不是一般的小龙虾,是去家后头那片池塘里用网笼捕的,都是野生的,可新鲜咯,每次捕回来当天就卖完了,都不够卖呢!”

不一会儿,小伙子们就买走一盆小龙虾,矣大姐拿着刚挣的两百元钱,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回到小卖部门口骑车时,又听到矣大姐热情地问:“小龙虾买回去有佐料吗?我这有麻辣小龙虾的调料包,要不要来一包?”言语间,矣大姐又卖出去两包调料。

看大姐熟练又自然的推销过程,仿佛一个天生的优秀营销员。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开始学习开口营销和引流营销之后,她举一反三,让顾客在小卖部商品和小龙虾之间相互引流,增加销售收入。

仅仅十几分钟,小卖部的客流量就达到了30余人次,门口都快停不下顾客的车了。这时忍不住要问了:矣大姐家的小龙虾究竟是如何做到在这十里八乡都声名远扬的?

“我是隔壁张所村的。我看见抖音上附近有家小卖部,老板有卖小龙虾,我就来问问看。”买了几斤虾的村民严钟云说道。

原来,是矣大姐善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小龙虾做宣传。

矣大姐和前来买小龙虾的顾客。

“之前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为我提供经营指导,帮我布置店铺、教会我使用短视频软件,帮助我吸引了很多顾客。”一年时间过去,矣大姐短视频软件玩得很熟练,经常在平台上更新自己舞队的彝族舞视频。现在抖音平台上有了近9000的粉丝量,获赞24.6万。最近她发布了小龙虾的专题视频,每天来买小龙虾的顾客络绎不绝。

让科技为营销赋能——这是矣大姐家的致富经,也是以矣大姐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者的致富经。电商和互联网走进了农村,乡村振兴的福利落在了千万个“矣大姐”家里。

“现在村里留下的老人多,儿女大多都出去了。我的孩子都在昆明工作,但我不想去。在这抓抓虾、跳跳舞、卖卖小食品,我觉得挺幸福的,这儿是我的根。更何况整个村的快递都在我这儿取,我走了他们的快递上哪儿取啊?”

话还没说完,这不,来买小龙虾的面包车又把小卖部门口停满了。

侯晓军:“只要群众需要,我一定冲在前面”

侯晓军(左)正在向村民了解生活情况。王明礼摄

深秋的一天清晨,侯晓军早早吃完饭,打开汽车的导航系统,输上目的地“众兴集镇唐老庄村”。伴随着“导航开始”的提示声,汽车行驶在薄雾笼罩下的乡村道路上。这是侯晓军第一次到唐老庄村,也是他第二个驻村工作地。

4年前,安徽霍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根据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选派侯晓军任霍邱县众兴集镇马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1978年出生的侯晓军是家中独子,因家中经济条件较好,被发小称为“侯公子”。

刚到马林村,一些村民对他产生质疑,不太相信他能放下城里的优越条件,心甘情愿地下乡帮助他们。但军人出身的侯晓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村民的不信任更激发了他“要干出样子来”的动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侯晓军马不停蹄走村串户,耐心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

在掌握第一手贫困户资料后,他把走访调查的情况向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详细汇报。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他把工作重点聚焦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寻求资金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支部一班人和其他帮扶单位共同努力下,马林村路变宽了,路灯亮了,深挖了当家塘,修建了提水站,引进了私立学校,彻底解决了乡亲们的出行难、用水难、上学难。

2017年以来,霍邱县局(营销部)累计投入35万余元扶贫资金用于结对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和扶贫项目建设。

老乡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作为扶贫专干,侯晓军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走向致富路。

霍邱作为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有着自然和技术优势,小龙虾市场比较成熟。侯晓军结合马林村天然条件,为20多位贫困户量身打造了“稻虾共养”模式。然而,一开始,贫困户并不买账。“一没技术,二无资金,养亏了咋办?”这是贫困户普遍担心的问题。

贫困户没有养殖经验,更害怕担风险,工作局面一时难以打开。侯晓军一边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一边邀请专家手把手传授养殖经验。同时,他还找来小龙虾经销商,与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如此,才慢慢打消他们的顾虑。

如今,马林村有近500亩稻田发展了稻田龙虾养殖,平均每亩收益近3000元。尝到甜头的乡亲们对侯晓军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贫困户张明义因稻田养虾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娶上了媳妇,逢人常说:“侯专干既是一个大能人,也是一个大好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的帮助。”

侯晓军一方面把精力放在马林村基础设施和致富项目上,另一方面时时关注贫困户个体的情感需求。

70多岁的张义兵,唯一的儿子常年在苏州务工,加之老两口体弱多病,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照顾他们的人。侯晓军每次到张义兵家,张义兵提及此事都会唉声叹气。侯晓军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恰好,他的一个上海朋友准备到霍邱投资一家工厂,工厂离张义兵家比较近。在侯晓军的劝说下,张义兵的儿子从苏州工厂辞职,回到家乡这家工厂工作。虽然收入降低了一些,但张义兵一家人能够经常团聚,张义兵再也不用担心生病无人照看了。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老兵的担当。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马林村有近200多名返乡人员,其中有3人从湖北武汉回来,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大年初三,侯晓军回到村里,和全村的党员干部逐户摸排,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设立疫情防控值班点,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连续在村里奋战20天,才和家人团聚。

从一尘不染的“公子哥”到腿脚沾泥的“助农人”,从保家卫国的岗哨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侯晓军认准了一个道理:“无论担负何种职责,身处哪个战场,只要群众需要,我一定冲在前面!”

现今,侯晓军带着奋斗的初心和未来的憧憬,又将奔赴乡村振兴新战场,继续践行一名党员的承诺。

社区团购问题频发!多名市民向12315反映团购时 “踩坑”!

社区团购存乱象 消费纠纷频发生

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发出警示,严格规范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经营行为

在海吉星市场水果区,来自横县的团购群“团长”“太阳花”(网名)正在挑选丹东奶油草莓

凭借简单易操作的购物体验和低价促销,社区团购正成为居民的消费新方式。当众多微信团购群、社区团购平台纷纷涌入时,能否真正解决消费者买菜“最后一公里”问题?记者近日调查了解时发现,社区团购火爆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产品质量、“团长”服务、售后服务等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

进货渠道:微信团购群“团长”多从批发市场进货

社区团购是从哪里进货呢?记者向多名小区业主微信团购群的“团长”咨询,得到的答复是:商品大多出自海吉星市场,或者是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少部分从农村老家或者熟人家拉货。5月15日,记者来到海吉星市场水果区时,来自横县的团购群“团长”“太阳花”(网名)正在挑选丹东奶油草莓。她说,在海吉星市场批发的水果便宜、新鲜,以批发的价格进货,再回到小区里以散装价格卖给消费者,赚取其中的差价。水果批发店的店员张先生表示,老板在市场旁租有冷库,水果一般会搬进冷库里保鲜。

在冻品七区,每个冻品商铺前,牛肉串、鸡翅、牛排等冻品都放置在冰柜中。一家销售脆皮香蕉、香芋地瓜丸等速冻油炸半成品店铺的店员龙女士表示,如果有人进货,他们可以提供泡沫箱及冰块,用于保鲜冻品。林先生在明秀路从事冻品批发工作,当天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到冻品七区一家销售小龙虾的商铺进货。商铺自带一个冷库,店员打开冷库搬出两大箱小龙虾。林先生说,他不担心小龙虾会变质发臭,因为都是从冷库里搬出来,这些冰块可以保证他将小龙虾运回店铺后仍是新鲜的。

社区团购一方面便利了市民生活,但因保鲜时间、运输环境等原因,质量无法像其他商品一样界定,这需要经营者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砸了招牌,影响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

那么,成为“团长”需要什么条件?记者拨打电话咨询了多家社区电商平台的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如果申请“团长”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上申请,3至5个工作日会审核通过。但建议最好有一个店铺,因为配送车送货后需要店铺放置物品。当记者问及“如何保证生鲜食品是新鲜的”“如何保证运送过程中商品保鲜”时,客服人员的答复是,建议店铺里多配一个冰箱,“我们有专门采购的人员,由相关人员负责采购,消费者可以放心”。至于如何对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客服人员未答复。

社区团购竞争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为了拉新,不少平台上线了1元秒杀、一毛钱小葱、9毛钱土豆等特价商品。个别新出平台以多款低价甚至是亏本方式引流。“0.01元鲜鸡蛋4枚/盒”“0.01元一级白砂糖300克/包”……在某新社区电商品台,“今日必拼”的产品吸引居民抢购,但部分产品的产地仅显示广西桂林或者广西南宁,商家为××公司,配送方式为社区自提,再无其他信息。

记者浏览了多个平台的产品链接发现,大部分产品的介绍比较简单,只有产品图片和简要介绍,原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不齐全。一些显示了商家的产品,有的点击进去可以看到营业执照,而有的无法进入。

售后服务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某平台显示,如果商品有问题建议联系“团长”,联系不上“团长”时则联系400开头的客服,或者需要在输入框上描述问题并获取自助服务。15日晚上,该平台显示“繁忙公告”,消费者可以自助服务,或者联系400开头的客服热线,但联系人工比较麻烦。

消费纠纷:多名市民向12315反映团购时“踩坑”

近年来,社区团购等线上购物颇受消费者欢迎,在应对疫情冲击、提升购物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3月11日,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发布2021年第1号消费警示,并通报了多起消费维权案例。

根据通报,多名市民反映在同一个小程序购物出现问题。2020年12月22日,兰先生通过小程序购买番石榴,支付40元,食用时发现果已变质生虫。张女士反映,2021年1月6日通过小程序购买一箱牛奶,消费49.9元,取货时得知牛奶已被人冒领,店长承诺赔付但一直未履行。吕女士反映,2021年2月通过小程序购买肉类,到取货地点时发现已被直接退款,她认为是商家违约,商家应双倍赔偿。此外,还有多名消费者反映某小程序涉嫌虚假宣传,广告宣传“新人满40返40”“下单全额返”等,实际使用受限,与宣传不符。

此外,伍先生反映,2021年1月21日通过群接龙小程序向广西尚食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一台扫地机,消费金额648元,商家迟迟未发货,他也无法与商家取得联系。白女士也反映类似情况,2020年12月5日通过群接龙小程序向广西尚食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一件太平鸟羽绒服,消费金额800元,迟迟未发货。

这些线上购物投诉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虚假宣传,部分直播主播夸大宣传,甚至隐瞒产品瑕疵;二是货不对板,存在销售“三无”或伪劣产品的情况,个别所售食品存在腐烂变质问题;三是商家未事先告知,单方面取消订单拒不承担任何责任,而消费者想取消订单却退款难;四是售后无保障,承诺不兑现,一旦出现消费争议,主播、平台与商家之间互相推诿;五是诱导消费,存在恶意刷单、刷消费者好评等不正当竞争嫌疑。

据统计,2020年至今年3月1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接到涉及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来电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有:直播带货156件,群接龙34件,美团优选30件,兴盛优选12件,食享会3件。

针对社区团购监管疑难问题,有相关专家认为,应该提升网上平台精确管控;重视食品安全防治追溯;激励公司聚焦技术发展。由于社区团购的独特性和知名度,亟须提升规范管理,奖罚融合推动行业持续健康长期发展,防止出现垄断性恶性价格竞争的局势。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出警示,网络平台、商品经营者、网络直播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规范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经营行为,不得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不得销售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技术手段刷单;不得诱导消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违反规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社区团购流程

社区电商平台以社区便利实体店为依托,通过“线上预售 线下自提”的方式,将生鲜、水果、蔬菜、日用品等商品通过“系统 门店自建微信群”以限时特卖的形式,卖给门店周边的消费者。

店主先将购买链接微信群里,消费者通过点击购买链接(也可扫码下单),选择微信支付下单。

社区电商平台再通过物流配送,将订购的商品配送到社区门店,下单居民就可以到门店提货。

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不新鲜等问题,由平台负责售后。

法规链接

针对线上购物情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11月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分别规定了网络平台、商品经营者、网络直播者的相关责任,违者将按《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此外,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2号),针对巨奖销售、虚假促销、不履行优惠承诺等不正当促销手段进行严厉打击。

特别提醒

提前熟悉社区团购规则 遇纠纷协商不成可起诉

那么,消费者在社区团购不慎“踩坑”时应如何处理?广西半宙律师事务所的廖莉律师表示,平台与商家提供的社区团购本质上是经营者出售商品的行为,因此在交易时需要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商品应符合法律的“三包”、质量等标准。当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商品有变质、劣质等问题时,可向工商、消费者协会、社区团购平台等投诉。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有消费者反映,商品出现问题时社区团购平台和商家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对此,廖莉律师提醒,消费者首先可以查询社区团购平台和商家是否有《服务告知》等协议对社区团购进行规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查询到相关文件,商家要承担责任;在平台没有对商家进行资质审核,没有做好监管工作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要求平台方承担相应责任。如果与平台、商家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起诉至法院。

“樱花谷”的经营之道

小雪节气过后,气温持续走低,但安徽滁州市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红岭段的游客却热情不减,骑行、赏景、尝美食……游玩得不亦乐乎。在红岭段风景道的路边,有一家集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民宿,名叫“樱花谷”,深受游客的青睐。最近,不少游客纷纷来到这里,只为品尝一下当地有名的羊肉汤。

“羊肉汤可是我们本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再搭配上我们樱花谷自己出品的手工粉丝,既暖和又养生。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开车过来,就为了喝一碗羊肉汤呢!”近日,樱花谷老板张永军向笔者介绍道。

山谷樱花红

樱花谷在当地颇有名气,不少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经常有游客向张永军询问“樱花谷”这个名字的由来,每当这时,张永军都会自豪地介绍:“前几年,我在周边山上种了很多樱花树。每到春天,漫山的樱花开了,十分好看,这不就是名副其实的‘樱花谷’嘛!”

其实,如今风景如画、备受游客青睐的樱花谷,在2018年以前就是几间破败的小瓦房。“樱花谷是我们家的老宅。刚开始,我只是打算把房子翻新一下,开个便利店。”张永军陷入了回忆,“当我向烟草局咨询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事宜时,工作人员热心地解答了我的疑问。当了解到我想把店铺开在红岭段风景道附近时,烟草局的工作人员主动向我介绍了相关政策,并建议我把老房子改建成民宿,既能增加家庭收入,也能带动家乡旅游业发展。”

近几年,来安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岭上经济”,推进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来安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帮扶下,张永军乘着这股“东风”,将自家的樱花谷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

2018年,张永军又流转了100多亩山地,在做好餐饮、民宿、便利店生意的同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他种植了桑葚、葡萄、冬桃、梨等果树,还打造了一个鱼塘,投放了草鱼、鲢鱼、胭脂鱼等鱼类,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能参与到采摘、垂钓等活动当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在张永军的用心建设下,樱花谷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小店生意红

便利店开起来后,由于当地村民购买力有限,卷烟消费主要指望周末来度假的游客,造成了部分品类卷烟的积压。

“张老板,你店内的商品摆放较为杂乱,店面形象不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面对杂乱的店面,前来拜访的来安县局(营销部)客户经理给出了建议,“对于店里的主推商品,最好在背柜上进行突出展示,并主动向消费者进行推介。”

在来安县局(营销部)客户经理的指导和帮助下,张永军对便利店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设计了文化墙,打造了个性化十足的背柜,还安装了灯箱。改造后的便利店焕然一新。

张永军还听取客户经理的建议,在店内显眼位置设置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摆放上樱花谷自产的手工粉丝、葛根制品等,让游客一进门就能看到,吸引游客购买。

店铺经营不仅要有良好的环境,还要有先进的理念和策略。“樱花谷的环境这么好,但主要经营的还是面向成年人的项目,适合儿童玩的不多,可以从这点上想办法吸引游客。”在客户经理的启发下,对于如何能“引得来”游客,张永军开始了不断的探索。

他在已经打造好的足球场附近建造了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园,其中有滑草、滑梯等项目,为前来游玩的孩子们缔造出一个小小的童话王国;开辟了一个家庭小菜园,划分成一畦畦整齐的地块,通过“认领”的方式,让城市的游客自己播种、自己管理、自己收获,全程参与到土地开垦、蔬果种植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劳作与丰收的喜悦。

有了这么多游乐项目,周末到樱花谷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不仅带动了樱花谷的餐饮、住宿生意,还让便利店的销量实现了新的提升。“现在不仅住宿、餐饮生意好了,便利店的生意也蒸蒸日上,之前是怕东西卖不出去,现在是愁卷烟不够卖了!”张永军感慨道。

振兴梦想红

樱花谷的成功离不开张永军的努力,更离不开来安县的好政策。

今年4月中旬,在政府各部门的积极组织与推动下,以“浪漫樱花谷 千年银杏情”为主题,以红岭的千年银杏、百年古民居等特色风景为依托,樱花谷举办了红岭首届樱花谷生态文化旅游节,短短两天时间,就吸引了各地游客超万人次。

生态文化旅游节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想让游客“留得住”,还需要下苦功夫。

张永军想到了宣城市的“皖南川藏线”,这条全国知名的网红公路上的民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营模式。抱着学习先进经验的心态,他考察了“皖南川藏线”上大大小小十余家民宿,并将学习心得运用到樱花谷的经营管理当中。他在樱花谷打造露营基地,举办龙虾音乐节,仅在“十一”假期期间就吸引了游客5000余人。

樱花谷“红”了,还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便利店也为乡亲们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销路,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张永军还开始尝试农产品电商直播。目前,他正在研究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操作方法。“我们当地的红薯粉丝、板栗、冬桃质量都很好,但是如何把知名度打响,还需要更多‘流量’的带动。我们和附近的农户签订了协议。他们负责提供农产品,我们负责直播销售,这样不但能稳定货源,打开更广阔的销路,还能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未来,张永军还准备带动附近的村民一起打造新的民宿,在樱花谷周边形成一个民宿群。“现在节假日的游客量暴增,我们现有的房间已经不够用了。在我们当地形成一个民宿群,将樱花谷的游客进行‘引流’,既能满足游客需求,也能拉动村民经济收入增长,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谈起未来,张永军充满了希望。

用好地理标志 做强农业品牌

一段时间以来,茶叶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农业产销对接会等各类农业展会频频亮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购买的热门。

我国地理标志涉及的产品种类丰富,是一类与农业高度相关的知识产权。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实施品牌强农战略,2017年启动实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认定,2019年启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发布了《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

截至目前,我国已认定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6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增强了绿色优质中高端农产品供给能力,培育了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如今,人们对地方的乡土特产情有独钟,互联网又给这类产品提供了“远走高飞”的良机。顺应这一趋势,甘肃省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云南省推出十大“云系”,湖南省推出“一县一特一品牌”,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消费做大做强。

不仅是省一级,洛川苹果、五常大米、潜江龙虾、大通牦牛等一批地区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牌深入人心,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不过,我国地理标志工作起步较晚,且常以政府、行业协会、技术推广中心等非营利机构作为权利人,其本身不从事农业生产和使用地理标志,造成重登记认定、轻品牌建设,重创建、轻保护的现象。整体看,我国农业品牌仍处于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区域品牌多、国际品牌少的状态。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品质稳定性不强,难以建立稳固的品牌形象与声誉,品牌建设基础有待加强。

品牌建设与市场主体密不可分。品牌基础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运用地理标志的水平不高。一方面新型农业主体自身品牌建设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小农户参与品牌建设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以南方某区域为例,区域内平均每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仅有2.6家用标企业,6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有23个的用标企业为零。可见,权利人和市场主体对地理标志推广意识不强,运用力度不足。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先天优势”。要坚持品质与效益相结合、特色与标准相协调,带动农民标准化生产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集中管理、规模生产、统一营销和产品溯源,将地理标志资源、企业资源、农户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打造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