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烟草资讯 正文

杭州市娱乐行业“质量官”开展疫情防控、控烟工作检查-完善制度 避免烟草工商业阻碍控烟行动

杭州市娱乐行业“质量官”开展疫情防控、控烟工作检查

当前,国内多地出现局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全力做好全市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本行业安全稳定,在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和部署下,8月24日晚,杭州市娱乐行业“质量官”队伍对杭州市内娱乐场所开展疫情防控、消防安全、控烟专项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质量官”对场所入口处外的体温测量、落实验码(一码登记、行程码核验)、测体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消费者实名登记情况以及娱乐场所日常消毒情况,员工每日健康情况登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防疫台账进行了详细检查。

总体情况看,各有关场所防控意识较强,措施落实良好,测温亮码等要求基本按要求执行要位。检查组人员现场指出了各受检场所在防控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要求立即整改,如落实设置“一米线”、做到消费者与员工进场必须人人验码核验,强化员工防疫知识培训、配足防疫物资、在场所大厅就近设置临时隔离点等整改措施,切实加强娱乐行业防疫安全。各有关场所要认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特点,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场所内的巡查,督促消费者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进入场所必须验码、消毒记录台账齐全等,坚决执行之前部署的“管住人、守好门”的工作任务。

同时,“质量官”对场所内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灭火器材配置是否齐全、培训台账等工作是否完善等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各相关企业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巡查自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最后,“质量官”对场所内公共区域、无烟包厢有无烟灰缸及烟头,吸烟区是否干净整洁,禁烟标志是否醒目,禁烟宣传是否达到要求等进行了检查。

娱乐行业以最严的要求、最紧的举措、最实的作风贯彻执行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控烟等各项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压实经营业主主体责任,坚决守牢各项防线。

完善制度 避免烟草工商业阻碍控烟行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肺移植和健康科普专家陈静瑜提交了一份建议,将尘封数年的一件公共议题又拿到台面上——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迟迟未能出台。

陈静瑜回顾道,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将上述条例(送审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然而,这项法规的后续版本作了较大修改,从“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放宽为“将工作场所的禁烟区域限定在共用区域,允许餐饮场所、娱乐场所、住宿场所、机场航站楼等4类室内公共场所设置吸烟区域。”更让陈静瑜无法理解的是,尽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青岛等2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地方控烟相关法规,但国家层面的法规拖了6年多,至今未能出台。

国家层面控烟法规的长期缺席引发一系列后果:一是“二手烟”严重影响健康。陈静瑜强调,科学研究标明,100%无烟环境之外的任何方针,包括通风、空气过滤、指定吸烟区,都一再被证明是无效的,而且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二是部分吸烟者对控烟规定置若罔闻。笔者在北京、杭州等地的中餐厅、烧烤店里,不时能看到多名吸烟者在餐桌、卡座聚众吸烟,面对明显的空气中异味以及呼吸道的不适感,服务员担心惹恼顾客而不愿多管闲事,笔者出面劝阻还要被翻白眼、说闲话。三是地方法规缺乏国家法规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多地缺乏其他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等配套措施,再加上很多市民不熟悉举报电话、监督人员赶到现场取证困难、媒体持续曝光和多部门联合执法更是少见,地方法规难以倒逼吸烟人群更加遵纪守法。

公正地说,过去20年来,在一代代卫生官员与医生、学者的接续推动下,我国控烟运动取得了长足进步。健康影响的警示字眼印上了香烟包装,广播电视禁止播放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包括所谓“公益形象广告”),高铁车厢、楼堂馆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门设立了控烟目标: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同时,要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工业革命以来,烟草化身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的身份象征,烟草广告诞生许多创意营销的“金句”。烟草工商业以“公民自由权”“贸易自由权”之名阻挠国会控烟立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专家们与烟草利益集团收买的“御用专家”围绕“吸烟是否是肺癌元凶”展开学术论战。发达国家的控烟运动经验教训表明,在烟草工商业的强大利益集团面前,不能依赖个人英雄主义的一腔孤勇,也不能仅凭运动式执法的短期效应,而需要长期的、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以走出控烟运动“进两步,退一步”的艰难处境。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803亿元,同比增长6.2%,上缴财政总额12037亿元,增长2.3%,这两个数字都创下历史新高。在肯定烟草行业对国家和地方财政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青少年、女性吸烟群体增多,电子烟携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健康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为避免烟草工商业阻挠、限制、破坏国家控烟行动,笔者郑重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将国家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的“第一枪”瞄准烟草工商业。作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建议在国家层面,围绕烟草工商业的产业政策、“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对国民健康的影响,由公共卫生学界进行独立第三方的专业评估,特别是探索设立烟草工业健康净值(工业增加值-健康损失)的指标,绝不能让烟草工商业以“大而不能倒”的姿态绑架控烟方面的规划、立法、政策。

二是在部分省市,烟草工商业是当地的GDP大户、纳税大户、就业大户。当前,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在“六稳”“六保”的政策要求下,个别基层官员忌惮于当地经济发展指标,往往对控烟运动持消极被动甚至主动喊停的立场;而作为国有企业的部分烟草生产企业、专营公司负责人缺乏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大局观,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建议扭住“关键少数”的“指挥棒”,完善地方领导干部履职机制,将其考核评价与健康宣教行动(特别控烟研究与宣传)挂钩;对控烟行动施加不当影响者应当在干部任免上被“一票否决”。

三是跳出部门立法,加速国家层面控烟立法出台。建议借鉴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立法经验,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从原国务院法制办上升为全国人大法工委,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主导立法进程,减少个别部门、利益团体的不当阻力。

(作者系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健康智荟”学术思想平台总编辑)

浙江省象山县多部门联动督查网吧控烟情况

近日,浙江省象山县卫生监督所联合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健康促进与评估中心,对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多家网吧开展控烟专项检查。

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都对场所内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控烟管理制度建立及实施、控烟劝导员配备、禁烟标识张贴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发现,大部分网吧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规定,能够按照《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要求做好控烟相关工作,但个别网吧存在上网人员吸烟行为。对此,执法人员当场开出7张禁烟个人罚单,并责成网吧负责人加强场所内控烟力度。

安徽省滁州市开展线上 线下控烟系列宣传活动

为更好地推广控烟和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加强电子烟危害宣传,促进公众减少烟草使用行为,安徽省滁州市疾控中心开展了2021年“送烟=送危害”控烟宣传活动。

为保障本次“送烟=送危害”宣传活动落实到位, 提高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本次活动采取“线上 线下”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滁州市辖区内15家健康促进医院、8个县(市、区)疾控中心、11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线下活动中,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采取了街头和广场宣传形式,设立宣传义诊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电子烟危害宣传单、控烟折页等宣传资料40000余份;还举办了公共场所控烟、烟草危害等知识讲座58场,覆盖3000余人。线上利用电视、广播、电子屏等播放控烟公益广告,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短信、报纸等形式开展控烟宣传。

本次开展的多形式的线上 线下“送烟=送危害”系列主题活动,内容丰富,社会覆盖面广,受益群众多,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青岛控烟成效:公共场所内违法吸烟现象明显下降

记者从青岛市卫生健康委获悉,青岛市控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到2020年底,近90%的公共场所室内张贴了禁烟标识,比2014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

青岛是山东省内和计划单列市中首家出台控烟法规的城市,2013年率先颁布实施了 《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近年来,青岛市将控烟工作作为推动健康山东、健康青岛行动、维护公众健康、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由市、区市爱卫会牵头,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分工负责,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依法治理的控烟工作机制。

青岛市注重落实控烟主体责任,广泛开展控烟宣传,营造了全社会支持控烟的良好氛围。对于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网吧等重点窗口行业,每年坚持举办控烟负责人培训不少于2次。坚持在世界无烟日、《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节庆及重大活动期间集中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定期在青岛日报、当地电台、电视台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控烟专题报道。在机场、车站、候车大厅、公交车站台等窗口单位,利用地铁、公交车等车厢以及商务楼宇的各种屏幕或移动终端,滚动播放控烟宣传片。到2020年底,近90%的公共场所室内张贴了禁烟标识,比2014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80%的公共场所建立了控烟管理制度,比2014年提升了65个百分点;公共场所内违法吸烟现象明显下降。

强化联合监督执法,将控烟执法列为全市爱国卫生和健康青岛行动重点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控烟执法部门联席会议,调度各部门执法检查情况。每年集中开展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控烟联合执法检查活动1-2次,对政府机关、医疗机构、三星级以上酒店、餐饮企业、网吧及娱乐场所等重点控烟场所进行暗访检查。 2020年,全市共开展控烟执法3.68万批次,检查场所8.68万个。其中,对2962个场所提出警告,责令整改1090个,对整改落实不力的单位处罚金额8000余元;劝阻个人吸烟9994人次,处罚32人次,处罚金额3350元。

将创建无烟示范机关与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相结合,全面开展无烟环境创建工作。编印了“无烟政府机关创建指南”,并建立了创建经验交流微信群,2020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2万余名公务员进行线上无烟示范机关创建培训,共创建“青岛市无烟示范机关”398个。将打造无烟医院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各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控烟监督员队伍,监督员规范佩戴统一样式、统一编码的“青岛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劝导员”挂牌,定期巡查,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达到“青岛市无烟示范医院”标准。下一步,青岛将进一步完善控烟工作机制,将“无烟青岛”打造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新名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